2022考研成绩公布,火爆背后有多少权衡?
2022-02-22 10:10 | 太奇MBA网
管理类硕士官方备考群,考生互动,择校评估,真题讨论 点击加入备考群>>2月21日,多地开通2022年度考研初试成绩查询通道,「考研成绩」冲上热搜。
随着「考研热」持续升温,在上升的考学难度、倍增的读研成本、延长的专硕学制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下,考研党还面临着更多的权衡。
对于国内考研考生来说,最先纠结的问题是报考学硕还是专硕。
目前,国内研究生的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类硕士的培养目标及方式不同,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真香」的专硕
“专硕要远远比学硕吃香”,这句话在过去,可能只是一句不经之谈,可是近几年却已然成为现实。
一位曾参加2019年研招的学生透露,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考研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注重实践的专硕要比学硕更加契合需求。“学硕的同学将来会考虑继续深造,攻读博士。但对我们(专硕)来说,硕士是终极学位,是就业时的敲门砖。”
一般来说,专硕的考试难度比学硕稍低,学硕考英语一,专硕大多考英语二;专硕专业课的难度也比学硕略低一筹;学硕要读3年,而专硕的学制一般是2-3年。综合看来,专硕适合基础稍弱、跨专业的本科生,以及上班自考族。
扩招与内卷
在主打“实用牌”外,国家也加大了专硕扩招的力度。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专硕规模扩大是必然趋势,在这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部分高校施行“学硕取消”,为专硕扩招让路,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复旦大学为例,复旦大学软件学院从 2021 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经济学院学硕招生也将自2022年停止。
当学硕缩招,专硕走到舞台中央,“好考的专硕”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考研变得更加内卷。今天,各高校先后放榜后,网上更是扎堆出现了400+分(满分500分)晒分分享贴。
“我们原本只需要每天认真学习7小时就能高分上岸,但现在显然不行了。”一位“二战”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说,“专硕虽然在扩招,报录比却没有变,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录取率反而越来越低。”
据这位女生透露,她所在的考研备考QQ群里,多的是“二战”“三战”的考生。面对竞争,考生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考,报名各类考前辅导班、冲刺课,在职考生会选择辞职脱产复习。除了背书、刷题这些基本操作,考生们甚至会在排版美观、字迹工整、答题序号这些细节上费力钻研,只为了在考场上多得几分。
“我的专业前年只有100多人报考,今年这个数字足足翻了6、7倍,我觉得比高考还可怕。”据悉,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
水涨船高的专硕学费
“内卷”给考生带来了极大的备考成本。上岸后,专硕的学费同样是一笔不容小觑的经济成本。
据了解,学硕的收费标准一般在每学年8,000-10,000元不等,专硕的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工程管理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0,000-4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费高达十几甚至几十万元。
“专硕热”下,不少高校将专硕学制从两年延长至三年,热门专业的学费水涨船高,例如计算机硕士、金融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上海交通大学热门专业人工智能专硕读完全程需要15万,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学费一年间从25.5万涨至31.8万,动辄几十万的学费并不是小数目。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撰文指出:“就目前国内高校的情况而言,学生缴纳的学费基本上都用于办学投入。但是,办学投入有两类,一类直接投入到学生的培养,用于改善教学、生活条件,而另一类的投入机制并不直接让学生受惠,通过项目为学生所用,可能周期较长。”
当然,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潮中,面对上升的考学难度、倍增的读研成本、延长的专硕学制和激烈的就业竞争,考研党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慎重做出权衡。一位正在备考2023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认为,虽然考研的成本较高,但这是一笔划得来的支出。“能力得到提升,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晋升空间和人脉资源,对个人未来发展而言,这些都是考研后的‘隐藏价值’。”
另一位工作了4年的网友在比较考研和工作后选择留在岗位,“考研的成本和付出对我来说太高了,我喜欢求稳。” ■
随着考研和读研人数的逐年上升
这场考试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和高考一样
成为国民的集体记忆
你有着怎样的考研和读研经历?
它们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故事